智慧投资者

【推荐】汽车行业加速节能减排保证中国2025年接近零排放

XiaoMing 0

1月11~13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9)”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本次论坛以“汽车革命与交通、能源、城市协同发展”为主题,围绕汽车零排放和电动化变革、能源转化及传统能源公司转型、未来交通和出行变革图景、下一代汽车关键技术发展、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趋势、核心供应链培育、汽车生产组织方式变革、国际创新对接、产业政策调整等热点问题进行研讨。

在12日上午进行的全球零排放与全面电动化大会上,能源基金会(中国)总裁邹骥发表演讲。他透露道,交通领域与能源、环境、气候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美国,40%的左右的能源消耗均出自于交通领域,而欧盟国家,这个比例也接近了30%。目前中国的占比仅为15%,但增长速度非常快。

邹骥表示,如果中国继续延续欧美等工业化国家的发展路径,势必会引发能源压力和温室气体排放,这个污染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能被接受的,尤其是在《巴黎协定》的约束下,中我国必须要走出一条具有创新性的、革命性的交通路径,既要符合我国人民对于交通的需求,也要合理地控制污染,实现节能减排。

邹骥认为,虽然新能源汽车只是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并不代表全部,但新能源汽车对于交通能源的优化和空气质量的改善是具备重要意义。“虽然我国的国土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但我国的地形和环境决定了绝大多数的人口都分布在东部地区,相应的大多数经济活动也发生在东部地带。”邹骥认为,在人口分布如此稠密的背景下,机动车的活动相对集中,所造成的污染也会较大,对人体的危害是不可预估的。因此,以“蓝天保卫战”为代表的改善空气质量的战略,成为近年来推动电动车市场迅速扩张的最直接、最强有力的政策动因。

在邹骥看来,过去五年,中国的电动车技术进步非常显著,具体体现在两个指标层面,一是续驶里程的提高,二是成本的提高。邹骥认为,当前中国政府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所制定的政策和目标,为市场带来了信心,也为投资者、生产者带来了更加稳定的预期。

邹骥透露道,在整个交通领域迎来全面电动化的重要时刻,能源基金会的重点工作就是要保证中国顺利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在2050年达到零排放,而降低交通领域的能耗将是最为重要的途径。

惯性动捕

动作捕捉服务

惯性动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