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承接上海产业溢出和创新资源,让“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今年以来,镇江锚定创新引领产业强市,推进“876”创新引领工程,加快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造在特色领域有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地、科技创新策源地、产业发展新高地。镇江深化沪镇融合,承接上海产业溢出和创新资源,推动更多的上海“科技之花”在镇江结出“产业之果”,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图说:江苏省船舶动力重点实验室。镇江市委宣传部供图(下同)
协同创新,打造国之重器
创新引领产业强市是“必答题”,更是“关键题”。镇江勾画出新一轮创新发展的美好蓝图: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强市、融合发展“三大战略”,启动实施“876”创新引领工程,即重点发展8条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打造7个未来产业,巩固提升6大传统产业,志在把创新“路线图”变成“实景图”。
5月底,在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运营即将迎来一周年之际,东航正式接收新增订100架C919的首架机,预示着C919加速迈入批量生产阶段。航空航天产业是江苏省着力打造的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也是镇江聚力培育的8条重点产业链之一。目前,全市涉航企业达118家,2023年应税销售收入规模超过百亿元,有20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填补国内空白,C919、运-20、“天宫”号等“大国重器”上都有“镇江制造”的印记。
“位于上海的中国商飞去年向我们下发了2023年到2028年近500架的意向订单,且每两年滚动下发批产订单。”航天海鹰(镇江)特种材料有限公司项目部部长沈科君告诉记者,去年以来,海鹰特材从中国商飞共取得112架C919的批产订单,并且在C919窄体客机之外,还成为C929宽体客机的合格供应商。
去年C919完成商业首飞后,一串与镇江密切相关的数字也为人们口耳相传:C919总装所需的约10%的零部件、50%铝材和50%复合材料结构件出自镇江。数据统计,有30多家参与了国产大飞机C919首架机、水陆两栖飞机鲲龙600、ARJ21、“天宫二号”等国家重大工程的研制配套,20多家跻身中国商飞合格供应商或潜在供应商行列。
依托259公里长江岸线,镇江聚力发展海工装备产业链,形成了从设计到制造、从整船到配套的全链条产品群,拥有船用中速柴油机、螺旋桨等六大主力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全国第一。去年,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出坞,填补我国船舶制造业一大空白,摘得全球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而这一国之重器亦有镇江的助力。有着“中国造船工程师摇篮”之称的江苏科技大学帮助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一举攻克首艘国产大型邮轮薄板矫平作业的技术难题,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图说:2024年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合作大会。
同频共振,迎来硕果盈枝
自2020年以来,连续5年成功举办的“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合作大会”已然形成品牌效应:以大会为牵引,举办各类产学研对接活动750余场,促成各类产学研合作约2500项,成功解决丹佛斯、超力电器等企业“卡脖子”技术难题88项。
图说:念通医疗电子科技(丹阳)有限公司研发脑机接口主动康复训练系统。
这其中,沪上高校、科研院所携手镇江企业协同创新好戏连台。携手上海交通大学,念通医疗电子科技(丹阳)有限公司研发脑机接口主动康复训练系统,采用国产自主研发的脑电采集传感器和信号放大器,实现了脑机接口运动意图识别。目前项目产品已进入医疗器械取证阶段;联合上海科技大学、江苏大学等高校,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研发高效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提升光伏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增强相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图说: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此外,上海高校院所牵手镇江企业,产学研同频共振,迎来硕果盈枝。聚焦“四群八链”主导产业卡点、堵点,镇江聚合长三角创新资源,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牵头,联合上下游优势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组建船舶海工、航空航天等产业领域创新联合体,提升创新对产业发展的驱动力。
伴随312国道宁镇段快速化改造年内即将建成通车,镇江正谋划推进G312产业创新走廊建设,与长三角沿线城市同频共振,依托这条产业基础雄厚、科创资源丰富、交通联动优势突出的产业创新带,推动区域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优化生态,厚植创新沃土
创新引领产业强市需营造优质的创新创业生态。为此,镇江实施人才“镇兴”行动,推动人才政策持续优化,助力创新政策“快享直达”,让创新无忧、创业无憾。
图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睿泰数字教育科技企业孵化器。
镇江城市综合创新能力列全国第31位,下辖的丹阳市获评国家创新型县,句容市获批省创新型示范县。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9.76件;聚焦产业指向,一批前瞻引领的高水平创新载体汇聚优质资源,新型研发机构加速崛起;142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枝繁叶茂”,4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省创新领军企业“梯队跃升”;大全集团、鱼跃医疗、天工国际、鼎胜新材、中船动力等一批龙头企业协力筑起产业转型升级新高地。
江海融动,“镇”等您来。镇江将以更加主动、开放的怀抱,对接上海、拥抱上海,携手创新、推进合作,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共同构筑新质生产力发展新高地。
新民晚报记者 唐闻宜 通讯员 应东昊 陈志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