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股微脉,百度丢不掉医疗梦?-百度发的基金
近日,根据中国企业大数据企查猫APP数据,微脉技术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浙江余杭转型升级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杭州求创凤栖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及百度旗下上海佰颢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股东。
公司官方网站信息显示,微脉于2015年9月9日成立,以数字健康公司自立,为全人群提供全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截至目前,微脉服务已覆盖全国30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上线280余座城市,合作医院超2500家,用户超6000万,每天服务近100万人次,累计服务人次超10亿,20万名医生在微脉上提供20000余种医疗健康服务SKU,并先后获得元理、源码、经纬、千骥,IDG,百度等一线基金数亿美元投资。
而在一系列投资者中,百度显得尤为突出,毕竟百度自己医疗本身做的就风风火火,时不时又去投资其他医疗企业,便显得有些耐人寻味。
公开资料显示,仅2022年一年,百度便合计投资了8家医疗健康公司,其中4家为新药研发商,2家为眼科医疗设备研发商,另外2家分别为AI蛋白质设计平台和外泌体诊断试剂研发商。
综合来看,百度投资的大部分企业,其主要发展方向基本上都是围绕AI医疗。换言之,百度履行的是侧重AI医疗、医疗设备的投资策略。
并且纵观百度风投中所有投资企业,虽涉猎领域众多,但在通过IPO、并购退出上,也唯独医疗领域百度从未有过退出记录。其中唯一一家向IPO发起冲击的东软医疗,上市之路是一波三折,但上市后,百度在线网络技术以1.0076%的股权位列东软医疗第九大股东,也并未退出。
可反观百度内部,百度健康、灵医智惠等相关业务线都在正常运行,甚至就在今年2月,百度还曾宣布已经对中国医疗信息数据提供商GBI并购。对此,百度曾表示,通过GBI与其最新发布的AI产品文心一言等结合,GBI将成为百度大健康事业群的关键增长引擎。
也就是说,截至目前,和腾讯、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公司一样,百度在医疗布局上其实一个也没落下,包括在线问诊、慢病管理、健康科普、AI诊断与制药、互联网医疗,以及医药电商。
但为什么明明内部发展已然冒尖,还要继续拓展医疗领域投资版图,持续做加法?尤其是在2017年总投资额高达59亿,医疗相关投资具体数额虽未查到,但据部分媒体了解,所占份额不会太低。
其实,导致这样情况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用户的不信任。
要知道,2016年年初,源于贴吧被卖,以及魏则西事件的爆出,全社会一片哗然,谴责百度的声浪越来越强烈,口水直接淹没了这家老牌互联网公司。
以至于在2017年2月新春内部演讲中,李彦宏果断扔下“该撤就撤,该关就关,该并就并”这句狠话。次日,百度整个移动医疗事业部被裁,总人数多达两三百人。除了智能小e团队和拇指医生团队转入AI体系,医疗事业内容建设并入搜索公司外,其他业务一律关停。
虽然都知道医疗事业部并不负责“竞价排名”等搜索优化业务,但确确实实只能他们背下这口大锅。这也直接导致,在用户的记忆里存在如此逻辑:魏则西事件与百度有关+百度裁掉了医疗事业部=百度医疗不行。之后,李彦宏也在内部信中提到:“如果失去了用户的支持,百度离倒闭只有30天”。
故而,百度在医疗上想大展拳脚,却时常又小心翼翼。主要是这项互联网企业都在做的业务,百度其实不想放弃,毕竟即使不细说,历经疫情三年的国人也大概了解了医疗市场的庞大需求。
其实,百度从未放弃医疗,只是难以高调。或许也正是因为互联网的记忆不会消失,百度才越想另辟蹊径,曲线救国,继续深入医疗领域。
*题图来自网络